村网通总站 新国村 580782.nync.com 欢迎您!
乡村振兴关键在人。党的19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后,作为我国首个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——杨凌,利用科教资源,发挥人才、科技两大优势,在乡村振兴中积极探索推广“杨凌方案”,给出“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、乡风文明、治理有效、生活富裕”的“杨凌答案”。
以科兴农 精准振兴
10月18日,葡萄已过采摘期,而在杨凌示范区揉谷镇陵湾村的杨凌锦田果蔬专业合作社的基地里,忙而有序,身为理事长的李海平再也不用为给园子里的葡萄施肥而发愁,合作社里使用的信息化高效节水灌溉工程,解决了园区管理中出现的许多费时低效的难题,使他一心备战第26届杨凌农高会。
李海平在葡萄园
“采用物联网系统,鼠标轻轻一点,一个人就可以干完二十个人干的活……有了远程控制,葡萄可以‘定时喂养’!学就学最先进的!”这些以前让退伍返乡创业的李海平想都不敢想的果蔬高效管理技术,是他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孟江飞等果蔬专家结缘的完美成果。
成立杨凌锦田果蔬专业合作社后,他又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、南瓜等方面的专家密切联系,悉心求教,引导带动60户农民学习技术发展果蔬产业,将自己学到的果蔬管理技术通过“帮、传、带”传授给村里的农民朋友,与他们共同种植设施蔬菜,这些技术通过他们又传给别人,这种“科技二传手”让当地许多人走上了产业致富之路。
而在杨凌,像李海平这样“近水楼台先得月”者,利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人才、科技两大优势发展起来的新型职业农民为数不少,目前已经超过1万多人。
马新世,杨凌职业农民创业创新园董事长,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组成专家团队,大力推广新式双拱双膜大棚、“有机营养枕”栽培、水肥一体化技术等新技术。先后培育出薄皮甜瓜、大果型西瓜、圆果类西瓜等6大系列30多个品种,推广到23个省份,社会经济效益过亿元。按照“做给农民看,教会农民干,帮着农民赚”的理念,马新世免费培训农民上千场(次),受训对象达十几万人,他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农民“科学家”。
人才集聚 科技兴业
杨凌最大的优势就是农业科技和农业专家,如何将他们手中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推广输送出去?从而实现产业振兴,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,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?杨凌,结合当地人才资源优势,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当地的“人才+”兴业之路。
金秋十月,信步崔东沟东北两条大道,不时可见临路而建的猕猴桃园,灯火阑珊时,依然有人在路边的田间地头打着手电筒卖猕猴桃……
“20多年前,这里无水、无路、无电,基本靠天吃饭。”提及过去,杨凌街道办崔东沟村支部马乃生感慨良多:“路修不通,人们连走出去都困难,更别说致富。”
地少人多,高新技术近在眼前却成了“灯下黑”。为了让村民早日脱贫致富,马乃生想了很多办法。从引导村民建新型农家乐,到带领村民探索种植经济作物,他费尽周折。“为发展优质猕猴桃,我不知跑了多少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猕猴桃试验站。”
人定胜天,人才兴则产业旺。有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做后盾,说干就干,马乃生把村里最好的110亩耕地,全部拿出来发展猕猴桃产业。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的热心指导下,他们很快就建立起自己的猕猴桃产业示范基地。“如今,村民依靠种植优质猕猴桃,每年一亩地净收入就能达到9000元左右,每户年平均收入在2万元以上。再加上村里的劳动力输出,每户每年能有六、七万元的收入,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了。”马乃生说。而这,仅仅是杨凌因势利导发展现代农业产业的一个缩影。
依托域区内农业特色资源优势及特点,依靠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教资源,围绕市场需求,以农村产业链为主,高效配置各种生产要素,实现一二三产深度融合,释放现代农业发展巨大潜能。几年来,杨凌示范区先后打造了百恒奇异果庄园、快活林农庄、尚特梅斯庄园、嘻哈农庄、1301海棠庄园等30多个特色鲜明、形态各异的现代农庄,特色各具,大力推动了乡村旅游蓬勃发展。
日前,杨凌再传捷报:该区新时代乡村振兴未来规划正式出炉,规划显示:杨凌将坚持以构建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为统领,以打造旱区“种业硅谷”为目标,加快布局建设一批良种、良法、良技的创新示范推广基地,同时,加快智慧农业示范园和科创中心建设,加强科技成果的展示应用,努力为全国特色现代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。以农民发展学院、杨凌职业农民创新创业园等为平台,大力做好职业农民培训工作,年培训1000人次并颁发技术职称证书,使他们成为扎根在农业生产一线的“土专家”。